通常有隔音、吸音、吸光;燈具光控制。線路預留合理布局、其他光源的遮蔽等方面需要注意。
在設備線材這塊需要大致考慮一下
家庭影院包括:
1、顯示設備:高清投影、高清液晶或者等離子電視;
2、播放設備:藍光播放器、高清播放器或者索尼PS3都可以;
3、功放:最好是支持HDMI的次時代AV支持5.1或者7.1功放;可以通過功放傳輸視頻,解碼放大音頻到音箱;
4、音箱:購買5.1或者7.1音箱和低音炮,最好結合功放功率同時購買;功放和音箱要搭配協調;
5、連接線材,根據你的設備選擇。比如,喇叭線,HDMI,光纖,同軸,色差,AV等線材。
首先,電源和布線需要有預見。影音室對電源的要求較高,最好直接從進戶線單獨牽幾條電線。影音室中采用單獨一路回路的電源直通電表和其他電源回路完全分開,電源箱里的布線應該是進線與出線分開走,并按走向及電流大小分開、矩形固定,分別用線卡卡好。為使影音室室整齊美觀,將來安裝和操作方便,在裝修時在六面墻上預埋管線和端口是非常必要的。在線路預埋時,要將專門的信號線用PVC管包好,單獨走線以杜絕其他電器對音響設備產生的電源干擾。各種線材的質量要求過硬,屏蔽要好,我家影音室在埋設電源線時考慮到要與其他的線材進行隔離,特將電源線穿過鐵管埋于墻中起到屏蔽的作用,否則,將成為一支天線,將空中的各種電波送入功放和音箱。由于高級線材價格昂貴,所以消費者也可以選擇二手名牌線,非常超值。
第二步是非常關鍵的聲學空間構造。無論你擁有大別墅還是小公寓,其實只需要一間至少有4米×5米,大約20至30平方米的長方形規整空間,就規劃為影音室。墻壁、天花、地板和門窗都需要特別處理,打造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不少人都知道 “前硬中吸后擴散”的原則,就是前面墻不做處理,中間兩側墻做吸音處理,后面墻做聲音擴散,但其實有些空間的前墻不做處理的話,反射擴散,會令聲音失去層次感。墻壁的上半段可鋪設薄薄的壁毯用來增加墻面的界面阻尼,用以適量的吸收部分的高頻。下半段可設計成二次余擴散系統和低頻共震化解系統。二次余擴散系統采用2CM、4CM、6CM厚的木條間隔粘于夾板上再固定于墻裙上,主要用來擴散一次反射波和增加漫射作用。低頻吸收系統采用5.5CM厚的木龍骨固定在墻上,然后塞入玻璃吸音棉,再封上5MM厚的夾板,利用薄板化震的原理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主要用來化解低頻的共震。墻角處同樣利用薄板化震和圓弧擴散的原理制作了圓弧型擴散板,用來消除墻角處的低頻駐波。
天花板最好是吸音與擴散功能兼備,這里推薦的天花板的做法有三種:一是輕鋼架加礦纖板,它對抑制過多的室內混響很有效,但沒有擴散功能;二是采用小片弧面板,在弧片向下的一邊貼上PVC紙,內凹那一面粘上吸音棉,這種設計不僅兼具吸收與擴散的功能,還不會形成吸收中低頻的空腔;三是里面采用小片弧面板、外表繃布的設計,既漂亮又實用。還有發燒友在天花板的頂里鋪滿吸音棉,并用木條固定。而管線則可以從天花板里穿過。另外,應安裝吸頂燈而不是日光燈,因為后者的鎮流器交流聲會對聽音環境產生噪音干擾。
門和窗的基本要求是要有一定的隔音和吸音功能,您可以增加門的重量和厚度,或者將門做成空心,夾層中被填實了隔音材料,很多朋友采用泡沫或海綿既不環保也不符合消防安全,現在有一些新型的隔音材料,外表看似塑料泡沫,卻是用大豆與玉米做成的,達到了環保標準,能有效地控制吸音率。在門板上還可加涂了一層軟性吸音物質,進一步起到隔聲作用。有些音樂發燒友甚至會將窗戶完全密封上,而一般家居的影音室并不需要做得這般極致,將窗戶改造成兩層、甚至三層,玻璃與框架之間再用橡膠條連接,再配上深色絨布窗簾,就已達到效果。而在門縫、窗縫粘貼密封膠條,可以說是最簡單易行的隔音方法了。
地板為最好為木質,將木地板架空釘成空腔,會對100Hz以下的頻率有很好的吸收能力,音響的低頻效果會很不錯。如果能在地板下面鋪上小石子或水泥,則正好能填補容易引起駐波和共震的空隙,為音箱化震。
千萬不要以為影音室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吸音,事實上,音吸得太多會令音效變得死沉,通常吸音材料的裝置面積達到地面面積的30%,聽音樂時會感覺很舒服;如果達到地面面積的60%,則到了監聽室的級別,在這樣的空間里,甚至能聽出音樂版本的差別--是頭版灌錄的唱片還是二版三版的;達到90%的話,則可作為錄音室。普通家居影音室的吸音面積在30%就可以了,例如35平方米的空間,吸音面積10~15平方米。如果希望影音室更加專業與完美,那么可以在聆聽位置后面的墻體裝置一些擴散工具,模擬出環繞的音響效果。
最后一步則是視覺環境的營造。現在越昂貴的投影機亮度越高,畫面的層次感就越好,相應地對周圍環境的要求也越高。整個影音室色調要盡量暗沉,盡可能避免出現反光材料,以提高畫面的對比度。左右兩面墻裝置了吸音材料后可以考慮再用深色絨布包起來,或音箱后面懸掛一塊厚重的簾幕,在吸音之余也會給人一種面對舞臺的感覺,天花板也最好刷成深色。